有这闲工夫他应该待在勤政殿多批几封奏折才是。
第12章 当晚楼远钧回去还真挑灯多批了几封奏折,以弥补自己私自出宫的放纵,他是个相当自律的人,从不放纵自己耽于享乐。 江从鱼也挑灯写信,给他老师写的,信上自然又是把自己这段时间的热闹生活大说特说,最后又把他楼师兄大夸特夸。本来他一想到接下来的考试自己要被降等了,心里就挺不得劲的,结果今天见过师兄后就一点都不难受了! 果然,他楼师兄人特别好! 与此同时,远在南边的杨连山正好收到了来自学生写来的第一封信。他看着江从鱼在信里大夸一个他从没听说过的“师兄”,气得差点没吐出一口血来。 走的时候他怎么叮嘱来着?别看到个长得好看的人就巴巴地凑上去。结果这小子嘴里答应得爽快,实际上却根本没听进心里去。 杨连山起身在灯下踱步来,踱步去,越想越是不放心。 他叹了口气,只觉自己一生庸碌,什么事都没做成,父亲与师兄都已经故去多年,即便还留着几分情分,又能维持多久? 只不过他也年近半百了,以后的路还是得江从鱼自己去走,他总不能拘着江从鱼一辈子。 十八九岁本就是慕少艾的年纪,江从鱼喜欢与好看的人玩也不是什么大毛病。 师兄的余荫尚在,只要这小子别闯出大祸来应当也不会吃什么苦头。 杨连山思量清楚了,也就没再太牵挂京师的事。 翌日一早,他与里正商量买山的事。他想筑书院于山麓,与他父亲那样教书育人、了却余生。总不能因为知道自己永远都比不过父亲与师兄,就什么都不做了吧? 逝者已矣,往后的路得活着的人自己往前走。 里正道:“既是建书院这种好事,哪用先生买地?先生相中哪里只管建就是了。” 杨连山道:“不是这个理,该买的还是得买,省得以后起什么龃龉。何况我这个当老师的也该给小鱼留点东西,您写地契时把书院用的地记在小鱼名下,这样便不算您老把地卖给外人了。” 里正听后没再拒绝。 杨连山这明显也是为他和书院的未来考虑,他已经老了,以后里正肯定会换人来当,焉知会不会有人拿杨连山没掏钱买地来说事? 两人议定此事,杨连山便着手筹办书院去了,不再为远在京师的江从鱼牵肠挂肚。 …… 江从鱼倒是不知道杨连山的想法,他算好了他老师回信的日子,临近那几天便时常去国子监收信的地方晃荡晃荡,眼巴巴地问人家有没有自己的信。 在他们斋中干杂活的小九见他自个儿天天往那边跑,便说道:“你安心读书就好,我看到有你们的信会马上拿回来的。” 江从鱼道:“不打紧,我就当是锻炼锻炼腿脚。” 如此跑了三天,江从鱼终于收到了杨连山的来信,喜得他当场拆开就在那里读了起来。 结果杨连山只是叮嘱他在京师不要胡来,遇事要和柳栖桐商量着办云云,信上连一句想念他的话都没有。 看得江从鱼一脸郁闷,又倒回去把信从头读一遍,试图从上头读出自家亲亲老师对自己的关心爱护。 可惜他横看竖看,杨连山话里行间的意思依然是“你可莫要在京师惹出祸来”。 沈鹤溪从外头提着两条柳条穿着的活鱼回来,就瞧见江从鱼一脸郁闷地蹲在收信的地方外头,手上还拿着封不知谁给他写的信。 走近一看,那信上的字迹还挺熟悉。 江从鱼正对着信直哼哼,忽地感觉有阴影朝自己笼了过来,抬头一看,瞧见了沈鹤溪。 他麻溜把信揣进自己袖兜里,跟沈鹤溪唠嗑起来:“您出去买鱼了吗?这鱼瞧着可真新鲜!可惜不是鳜鱼,我老师做的鳜鱼最好吃了,每年这个时候他都会做给我吃!” 当然也不是白做的,他老师得他背完一本书才给他做好吃的,现在他温习的时候拿起六经都还能忆起哪本是鳜鱼味的、哪本是鲈鱼味的,馋得很。 沈鹤溪冷哼一声,说道:“你写信给你老师告状了?你老师也没站在你这边吧?” 江从鱼道:“我有什么好告状的,我在京师好着呢。”他又不是傻子,要是在信里告诉老师说他挨了罚还不太服气,老师不仅不会安慰他,还会给他补上一顿臭骂! 沈鹤溪道:“你自己犯了错,谅你也不敢说。” 江从鱼气鼓鼓。 沈鹤溪又问他:“那你老师在信里写了什么?” 江从鱼眼珠子一转,笑嘻嘻地说道:“您要是请我吃鱼,我就把老师的信给您看。”他早就觉察出来了,沈鹤溪其实很在乎他老师,只是恼他老师当初突然断了联系而已。 至于他老师为什么不再与友人们往来,那当然是因为要隐姓埋名教养他这个学生。 这么一看,沈鹤溪不喜欢他的原因就找着了,换成是他,他也不喜欢害自己痛失好朋友的家伙。 沈鹤溪冷嗤:“谁稀罕看他写给你的信?” 江从鱼没被他的冷脸吓退,还热心地替他提鱼,熟门熟路地往沈鹤溪在国子监中的住处走。 一般夫子只有当值的时候才住在国子监,沈鹤溪这位一把手却是直接拥有自己的院落,方便他随时能在国子监里巡查。 最近张老太傅来国子监给老生们讲课,一直住在沈鹤溪这边。他正坐在院子里推演棋局,瞧见江从鱼屁颠屁颠跟着沈鹤溪回来了,笑呵呵地问道:“你怎么来了?” 江从鱼一瞧见张老太傅,就想起对方上次嘲笑自己跑不掉的事。他朝张老太傅亮出手里的活鱼:“我帮忙提鱼!”说话间那鱼在空中一摆尾,轻轻松松就把张老太傅面前摆着的棋局扫乱了。 张老太傅抬头看向江从鱼。 江从鱼一脸无辜地拎回作乱的鱼,乖乖道歉:“我不是故意的。” 张老太傅:“……” 真是个忒胆大又忒记仇的刺头。 不等张老太傅发作,江从鱼已经提着鱼撒丫子跑回沈鹤溪身边,问沈鹤溪要不要他帮忙杀鱼。 沈鹤溪无奈地摆摆手:“你拿给厨子就成了,用不着你忙活。” 江从鱼把鱼拿去厨房里头,还顺嘴与人家厨子聊了几句才出去。 沈鹤溪正在陪张老太傅复原棋局,见他当真搬了张矮凳凑到他们师徒边上等着吃鱼,不由问道:“明儿就要分斋考试了,你书都温习过了?” 江从鱼答得掷地有声:“我早都背好了,哪有考前一天才温书的!” 沈鹤溪道:“话别说得太满,小心考出来只得了个倒数。” 江从鱼哼道:“肯定不会!” 沈鹤溪也没撵他走。 即便再怎么看江从鱼不顺眼,他也不认为杨连山教出来的学生连分斋考试都考不过。 江从鱼真要那么不堪造就的话,杨连山那么好面子的人怎么可能放他出来丢人现眼? 江从鱼如愿蹭了顿鱼吃,吃完他很守信地把他老师的信掏出来给沈鹤溪他们看。 张老太傅瞧了几眼,夸道:“连山这字写得一如既往地好。”他说完看向江从鱼,“你的字写得怎么样?来,写两个字给我看看。” 江从鱼一向吃饱万事足,张老太傅让他写字他也不怯场,研好墨提笔就给他写了大大的“从鱼”二字。 张老太傅看后摇了摇头:“不如你老师。” 江从鱼道:“我才十八岁,老师都四十八了,我当然不如老师。等我四十八岁你再看我!” 张老太傅乐道:“等你四十八岁我恐怕早就入土了,哪里还能看你。”他又问,“你这名字谁给你起的?” 江从鱼道:“是我娘给起的,我写字也是我娘教的。” 张老太傅道:“你爹娘当年与你老师算是同门,他们的字都是学你师祖的。不过这字到了他们手里便各不相同了,你爹的字挺健,你娘的字灵逸,你老师的字则多了几分凌厉。” 江从鱼分不出那么多区别,他光是把字练齐整就已经费了老大的劲!他积极发问:“那我的字呢?” 张老太傅呵呵笑道:“你这字吧,没有辜负你娘给你起的名字。” 江从鱼追问道:“您知道我娘给我起的名字是什么意思?” 张老太傅反问:“你读过《庄子》吗?” 江从鱼摇头。 张老太傅道:“《庄子》里头有个故事,讲的是庄子和惠子在濠上观鱼,庄子说‘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江从鱼击掌一笑:“这我听过,庄子回他‘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和惠子这两老友一个一辈子都不愿当官,一个则当了一辈子的官,偏偏平时挺爱凑在一起天南地北地杠个有来有回。惠子死后,庄子还惆怅地说:“以后没人能和我抬杠了。” 江从鱼虽没读过《庄子》,却听他老师讲过百家诸子之间的故事,这可比背书有意思多了,他特别喜欢听。 张老太傅捋须笑道:“你娘给你起这个名字,应当是希望你能像鱼儿那样优游从容过一辈子,而不是像你爹那样连自己的命都给了江山社稷。” 庄、惠两人说的是鱼,实际上说的却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可惜他们如今全都入了京师这个名利场,江从鱼还早早得了当今陛下青眼,恐怕没法和庄子那样快活自在地“曳尾于涂中”了。 前路难料啊! 江从鱼愣了愣,接着才虚心求教:“您的意思是我这字写得潇洒从容吗?” 张老太傅仍是慈眉善目地笑着,说出的话却伤人得很:“我的意思是你这字写得当真是自由自在,瞧着一点章法都没有。” 江从鱼:“……” 哼,再过几年,你且看我!!!
第13章 江从鱼遭了打击,蔫了吧唧地回了斋舍。韩恕关心地问:“你怎么了?” 江从鱼把张老太傅埋汰的话讲给韩恕听,这位“张门”师祖看着和善,实际上坏得很! 这话叫旁边的何子言听见了,不免刺他一句:“人张太傅当你是亲近的晚辈才提点你几句,那些不想你好的才一味地夸你。你倒好,还在背后埋怨起人来了。” 江从鱼一想,似乎是这个理。 要是看到不喜欢的人得意忘形觉得自己天下第一,他肯定不会去点破的。不仅不点破,还要在旁边煽风点火,好叫自己能看个乐子。 江从鱼连连点头,一脸感动地说道:“你整天想告我状,想来也是把我当成亲近的朋友吧!” 何子言:“……” 才不是! 两人拌够了嘴便各自洗漱睡觉,养精蓄锐等着第二天参加分斋考试。 今年的新生有三百二十一人,可以分个十一斋,每斋可能留一两个空缺,但不会太多。这些人大多都是家在京师的官宦子弟与勋贵子弟,只有少数是各州县举荐上来的优秀生员。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07 首页 上一页 1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