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事成 云清进了书房,见除了贺池外还有一名陌生的男子,顿时有些疑惑地看向贺池。 贺池介绍道:“这是我母妃的义子,程樾。” 程樾笑着拱手:“王妃安好。” 云清看向程樾,他的身量看上去和贺池不相上下,穿着一身红衣,狐狸眼笑起来温柔又多情,活脱脱一个妖孽模样。 原书中描写过贺池身边有一得力助手,名叫程樾。他被养在程家,和贺池一起长大,最终也随贺池一起去了前线,埋骨沙场。 之前他一直不在府中,想必是被派出去办事了,联想到他刚回来贺池便因为昭贵妃之事酗酒买醉,云清也大概能猜到他去办的事是什么,这样绝密的事,自然只能交给最信任的人。 云清笑着点头见礼,程樾看了看云清,又转头看着贺池,神情古怪地问道:“王爷,你不会真是个和尚吧?” 花魁抛媚眼丫鬟爬床都置之不理也就算了,现在娶了这么一个大美人却硬是把人家丢在后院…… 越想越不合理,程樾看着贺池的眼神也越来越奇怪。 贺池感觉到程樾往自己下半身逡巡的目光,额角的青筋跳了跳,咬牙道:“……滚。” 程樾笑着往门边走去:“好好好,我这便走了,不会打扰你们的。”脸上的笑容十分耐人寻味。 贺池随手抓起桌上的东西便扔过去。 程樾轻巧地背过手接住小狮子形状的镇纸,笑道:“多谢王爷赏赐。” 说着话便几步跨出了书房,还顺手带上了门。 云清看着贺池有些发红的耳朵尖,轻咳一声咽下了嘴边的笑意, 贺池保持着刚才的冷淡脸:“王妃找我所为何事?” 云清换上正经的表情,他看着贺池,开门见山地问道:“我想知道,王爷可想离京?” 贺池本来闲散放松的目光倏地一凛,看向云清。 云清神色坦荡地和他对视,仿佛刚才只是问了一句吃了吗。 半晌,贺池沉声道:“若是想,又当如何?” —— 曾家倒了。 曾崇远为了保曾恒川一命,以爵位相抵,皇上念其功劳,没有将他贬为庶人,而是收回了开国郡公的爵位,将其贬为开国子。 既是如此,曾家人再住在郡公府明显已不合规制,曾崇远考虑到留在京中曾家子弟也难免受人指点,索性上书请求圣上允许自己携家人搬回祖籍。 承安帝很快便批准了。曾家众人便在一个不起眼的日子里,举家搬迁,离开了扎根二十多年的京城。 曾崇远拼命挣下从龙之功,而后曾家子弟二十多年来苦心经营,一朝全都化作泡影,举家离开时除了平王之外竟无一人相送,难免令人唏嘘。 只是案子虽然已结,带来的余震却波及深远,众人也只能跟着感叹两句,便又开始担心起自己的处境来,再也无暇他顾。 这起贪污巨案牵连甚广,两广折了将近一半的官员进去,京中的情况稍好一些,主要进去的都是户部的官员,只是和曾家过从甚密的人家却难免受到弹劾——每逢这种情况,定然会有人借此机会铲除异己,因此这几日早朝都是人心惶惶。 这日,朝会开到一半,一位满脸刚毅的御史站了出来,众人见状都绷紧了皮,不知今日又会是谁被参。 吴御史朗声道:“臣要参奏瑞王与罪臣曾恒川有勾结。” 整个大殿倏然一静,上首的皇帝还没什么表示,贺池便冷哼一声,呵斥道:“一派胡言。” 吴御史继续陈述道:“据微臣所知,瑞王府前段时日刚收了罪臣曾恒川送出的两箱礼物……” 贺池冷声打断:“那只是因为内子帮忙寻回了郡公府的贵重物品,曾家给的谢礼。” 紧接着他便话锋一转,沉声道:“吴御史你不明真相便贸然上奏,太和殿可不是你搬弄是非的地方。” 吴御史却不紧不慢地顺着他的话反问道:“王爷说那是谢礼,那可有证据,可有证人?” 曾家人已经离京,哪里来的证人,贺池一时语塞,吴御史转身向承安帝躬身行礼道:“请皇上明察。” 贺池也紧跟着躬身,语气中含着被无端冤枉的不忿:“父皇,儿臣绝没做过与罪臣曾恒川勾结之事,请父皇明察。” 承安帝坐在上首,冕旒的遮掩下看不清他的表情,只听他语调淡淡道:“既如你所说,晚些时候便宣瑞王妃进宫说明清楚吧。” 贺池低头应是,吴御史像是还想说些什么,却生生忍了回去。 下朝后,贺池没有出宫,而是去了承安帝和臣子议事的御书房外候着。 不多时,云清也被宣进宫,贺池满脸烦躁,语带不耐地对云清道:“那日你去曾府寿宴,确定只是帮忙寻回了曾家的传家宝吗?” 云清本来突然被宣进宫便神情茫然地不知发生了何事,听闻贺池的问话后蹙了蹙眉,最后却也只低头应了声是。 贺池皱着眉,语调发狠:“你最好说的是实话。” 大总管德如站在书房门口,垂着眼仿佛根本听不见两人的对话。 没过多久,御书房议事的臣子便出来了,见到两人后纷纷行礼问安,德如躬身对两人道:“瑞王殿下,瑞王妃,请——” 这是云清第一次来御书房,他垂着眼,和贺池一起向上首的承安帝行礼。 承安帝叫了起,问起了郡公府送礼一事的始末。 云清对着皇上不敢再瞒,把整件事如实告知,并且说明是为了保全曾小姐的名誉才答应曾夫人对外说是帮郡公府寻回了重要之物,王爷也不知道这件事。 贺池又惊又怒地看了云清一眼,紧接着为自己辩白道:“父皇,儿臣真的不知道这件事,都是云清擅作主张,请父皇明察,儿臣和曾家绝对没有勾结。” 承安帝淡淡地嗯了一声,对云清道:“也就是说,除了你和曾家人,没有别的人能作证是吗?” 云清垂着头,声音有些细微的颤抖:“是的。” 贺池还想说些什么,承安帝却已经挥了挥手,示意两人退下。 贺池阴沉着脸,在御书房门口候着的大人向他行礼他也没怎么搭理,众人面面相觑,都嗅到了一点与以往不同的味道。 之后几日,无数弹劾贺池的折子如雪花般送进宫,堆满了御案,其中大部分都是揪着瑞王府和曾家的银钱往来不放,参他和贪污案有牵连,剩下那些则是把贺池之前做的旧事拿出来说事。 其中也掺杂了许多提议让贺池前去就藩的折子,通篇表述着快赶走这个害虫的中心思想。 贺池得罪的人不少,一时之间简直成了众矢之的。 这次皇帝却没有像之前贺池闯祸一样轻轻放过。 帝心难测,众人皆道这下瑞王怕是要栽了。 两天后,贺池上了折子自请出京,皇帝朱笔亲批——允了。 满朝皆惊。 晏王府。 冯喻行满脸喜色地对贺澜道:“恭喜王爷,这招一石二鸟实在是高明。” 贺澜笑了笑,“多亏了冯先生。” 自从冯喻行提供了曾恒川一案的重要线索立了大功之后,他的地位便水涨船高,现在已然成了贺澜身边的红人。 冯喻行拱手道:“为王爷效忠,是属下的荣幸。” —— 听到贺池让元福公公带来的消息,云清满意一笑,看来他赌对了。 承安帝的心思伪装得实在是深,若不是他看过原书,他也不可能猜到,承安帝心里属意的储君,竟然是贺泓。 原书中,贺泓几年后因为曾家的事被牵连,自请出京,所有人都觉得他已经无缘储位了,兀自在京城争得天昏地暗。 可争到了最后,承安帝竟然一道圣旨将贺泓召回了京城,立为太子。 也是到这个时候书中才揭露,原来承安帝属意的储君一直都是贺泓。 这个儿子最像他,最得他喜爱,承安帝为他精心挑选了家世清贵的文人之女,目的便是为了让贺泓不再像他一般,被强势的外家掣肘。 曾家的失势甚至也是他所乐见的,他知道贺泓参与了曾恒川的案子,顺势让他出京也只是想给他一个教训,让他不要越界。 云清根据原书的剧情推测,承安帝把所有皇子都留在京中,便是想给众人放一个烟雾弹,他不想早早地立太子,以免太子心太大威胁到他的地位。 他对贺池特殊的偏爱,既是因为要做出感念程家牺牲所以善待程家后人的样子,也是他特意为贺泓竖起的靶子。 但是既然他属意的贺泓已经提前离京,那么贺池离不离开,对他来说便无关紧要了。 如果贺池犯了错,被众人联手参奏,那他自然就会顺水推舟,这样他也不用再做样子。 而对于另外的两位皇子来说,只要有赶走贺池的机会,他们是一定不会放过的。 云清放松地靠回躺椅上,总算是成了。
第17章 同盟 京城西市。 和繁华的朱雀大街不同,这里熙熙攘攘,都是独属于市井小民的热闹。 卖菜的、卖山货的、卖小鸡小鸭的、卖草筐的……大多数摊铺售卖的都是京城郊外的村镇农民家里的农产品,往来的客人也多是京中寻常的人家或是贵人府里的管事。 云清蹲在一个小摊铺前,听摆摊的老伯乐呵呵地从家里今年盖的新房聊到去年的丰收,云清时不时搭一两句话,老伯便能兴致高昂地继续往下讲。 末了,老伯笑着叹了口气,“这两年日子总算好过一点,我家那几个不争气的儿子也都娶上了媳妇。老头子我年轻的时候,那才叫一个苦,到处都在打仗,没粮食啊……我们只能跑到山里去挖树根吃,隔壁小洼村还有吃孩子的,我家六个兄弟,活下来的也就只有我和大哥……” 云清把选好的几个木雕拿在手里,对着老人笑道:“老伯,会越来越好的。” 老伯抹了抹眼角,接过云清递来的铜钱,笑得眼角都是褶子,一叠声地道:“是,是,多谢小公子。” 云清转身走向街口,依稀听到身后传来的一声慨叹。 “只盼着不要再打仗了……” 街角巷子里,停着一辆马车。 虽然没有什么奢华的外饰,却也和平民用得起的马车制式有着明显差别,人们路过时都会特意绕开。 云清径直走过去,车夫立即跳下车摆好杌凳。 “回府吧。” 车夫应了一声,赶着马车出了巷子往东行去。 云清仔细地翻看过这个地理志,得出的结论是这个世界虽然是异世,但是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却和古代的中国极为相似。 云清推测或许只是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发生了某个小的偏差才产生了现在的世界线。 这也让他安心了一些,若是完全不同的世界,他脑海中的知识说不定便不能派上用场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15 首页 上一页 13 下一页 尾页
|